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制度汇编 > 综合行政管理 > 正文
制度汇编  
  • 综合行政管理
安徽工业大学非教学单位职工岗位津贴实施方案(试行)
发布时间:2007年10月18日 文章作者: 浏览:

安工大〔2007100

为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,提高机关管理工作效能,提高人员经费使用效益,进一步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,特制订本方案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(一)正确处理好教学单位与非教学单位之间的校内分配关系。

(二)正确处理好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之间的校内分配关系。

(三)正确处理好非教学单位各类人员之间的校内分配关系。

二、工作原则

(一)按照略低于教学单位教职工校内分配总体水平的原则,确定非教学单位职工的校内分配水平。

(二)参照教学单位教职工原岗位津贴标准,结合教学人员岗位津贴、“两补”、课时酬金等三块分配模式,确定非教学单位各类人员之间的校内分配水平。个人岗位津贴的执行标准(见附件),按岗位性质,就高确定。

(三)在确定非教学单位各类人员的校内分配水平时,强化岗位意识,淡化职称意识。

(四)在非教学单位的年度部门考核和年度个人考核中,强化责任意识;年度部门考核结果和年度个人考核结果,作为年终发放业绩津贴的依据。业绩津贴的发放办法,根据年终考核结果,另行制订。

三、本方案自200771日起执行。

附件:岗位津贴标准表

岗位

月标准分

比照岗位的月标准分

正校级

230

副校级

200

正处级

120

正高职120

副处级

100

副高职(博士毕业)90、技师75

正科级

80

中职(硕士毕业)75、高级工65

副科级

70

助职60、中级工60

科员

60

员职(本科见习)55、初级工50(其他40

备注:月标准分(分值15元),不含原“两补”(另按政策执行)。


作者:
责任编辑:admin

 
 
 

上一条:安徽工业大学管理重心下移工作总体方案(试行)

下一条:安徽工业大学干部听课制度